小学数学知识点大全(1~6 年级)(非常全面,建议收藏)

二、性质和规律

(一)商不变的规律商不变的规律:在除法里,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

同的倍,商不变。

(二)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性质: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。

(三)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

1、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,原来的数就扩大 10 倍;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,原来的数就

扩大 100 倍;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,原来的数就扩大 1000 倍

2、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,原来的数就缩小 10 倍;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,原来的数就

缩小 100 倍;小数

点向左移动三位,原来的数就缩小 1000 倍

3、小数点向左移或者向右移位数不够时,要用“0″补足位。(四)分数的基本性质

分数的基本性质: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(零除外),分数的大小

不变。

(五)分数与除法的关系

1、被除数÷除数=被除数/除数

2、因为零不能作除数,所以分数的分母不能为零。

3、被除数相当于分子,除数相当于分母。三、运算法则

(一)整数四则运算的法则

1、整数加法: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。

在加法里,相加的数叫做加数,加得的数叫做和。加数是部分数,和是总数。加数+加

数=和一个加数=和-另一个加数

2、整数减法: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,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。

在减法里,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,已知的加数叫做减数,未知的加数叫做差。被减数是

总数,减数和差分别是部分数。

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。

3、整数乘法: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。

在乘法里,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都叫做因数。相同加数的和叫做积。在乘法里,

0 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0.1 和任何数相乘都的任何数。一个因数×一个因数=积一个因数=

积÷另一个因数

4、整数除法: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,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。在除法里,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,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,所求的因数叫做商。乘法

和除法互为逆运算。

在除法里,0 不能做除数。因为 0 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0,所以任何一个数除以 0,均得

不到一个确定的商。被除数÷除数=商除数=被除数÷商被除数=商×除数

5、乘方:

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。例如 3×3=32

(二)小数四则运算

1、小数加法: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。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

算。

2、小数减法:

小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。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,求另一

个加数的运算.

3、小数乘法: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,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

便运算;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、百分之几、千分之几是多少。

4、小数除法:

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,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,求另

一个因数的运算。

(三)分数四则运算

1、分数加法:

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。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。

2、分数减法:分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。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,求另一

个加数的运算。

3、分数乘法: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,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

运算。

4、分数除法:

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。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,求另

一个因数的运算。

(四)运算定律

1、加法运算定律

⑴加法交换律:

两个数相加,交换加数的位置,它们的和不变,即 a+b=b+a。

⑵加法结合律:三个数相加,先把前两个数相加,再加上第三个数;或者先把后两个数

相加,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

们的和不变,即(a+b)+c=a+(b+c)。

2、乘法运算定律

⑴乘法交换律:

两个数相乘,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,即 a×b=b×a。

⑵乘法结合律:三个数相乘,先把前两个数相乘,再乘以第三个数;或者先把后两个数

相乘,再和第一个数相乘,

它们的积不变,即(a×b)×c=a×(b×c)。

⑶乘法分配律: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,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,再把两个积相加,即

(a+b)×c=a×c+b×c。

⑷乘法分配律扩展:

两个数的差与一数相乘,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,再相减,即(a-b)×c=a×c-b

×c

3、减法运算定律

⑴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,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所有减数的和,差不变,即

a-b-c=a-(b+c)。

⑵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,可以先减去第二个减数,再减去第一个减数,即 a-b-c=a-c-b。

4、除法运算定律

⑴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,可以除以这两个数的集,即 a÷b÷c=a÷(b×c)。

⑵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,可以先除以第二除数,再除以第一个除数,即 a÷b÷c=a÷c

÷b。

5、其它

a-b+c=a+c-ba-b+c=a+(b-c)

a÷b×c=a×c÷b

a÷b×c=a÷(b÷c)

6、积的变化规律:在乘法中,一个因数不变,另一个因数扩大(或缩小)若干倍,积

也扩大(或缩小)相同的倍数。

推广:一个因数扩大 A 倍,另一个因数扩大 B 倍,积扩大 AB 倍。

一个因数缩小 A 倍,另一个因数缩小 B 倍,积缩小 AB 倍。

7、商不变性质:在除法中,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(或缩小)相同的倍数,商不变。m

≠0a÷b=(a×m)÷(b×m)=(a÷m)÷(b÷m)推广:被除数扩大(或缩小)A 倍,除数不变,商也扩大(或缩小)A 倍。被除数不变,

除数扩大(或缩小)A 倍,商反而缩小(或扩大)A 倍。

利用积的变化规律和商不变规律性质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。但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要注意

余数。如:8500÷200=可以把被除数、除数同时缩小 100 倍来除,即 85÷2=,商不

变,但此时的余数 1 是被缩小 100 被后的,所以还原成原来的余数应该是 100。

(五)计算方法

1、整数加法计算法则:相同数位对齐,从低位加起,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,就向前

一位进一。

2、整数减法计算法则:

相同数位对齐,从低位加起,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,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,和本位

上的数合并在一起,再减。

3、整数乘法计算法则: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

数,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,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,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

起来。

4、整数除法计算法则: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,除数是几位数,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;

如果不够除,就多看一位,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,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。如果哪一位

上不够商 1,要补“0”占位。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。

5、小数乘法法则:

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,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,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

位,点上小数点;如果位数不够,就用“0”补足。

6、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: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,商的小数点要和被

除数的小数点对齐;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,就在余数后面添“0”,再继续

除。

7、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: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,使它变成整数,除数的小数点

也向右移动几位(位数不够的补“0”),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。8、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:同分母分数相加减,只把分子相加减,分母不变。

9、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:先通分,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的法则进行计算。

1

10、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: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,再把所得的数合并起

来。1

11、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:

分数乘整数,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,分母不变;分数乘分数,用分子相

乘的积作分子,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。

12、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:

甲数除以乙数(0 除外),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。

(六)运算顺序

1、小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运算顺序相同。

2、分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运算顺序相同。

3、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: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运算;两级运算先算乘、除法,后算加

减法。

4、有括号的混合运算:先算小括号里面的,再算中括号里面的,最后算括号外面的。

5、第一级运算: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。

6、第二级运算: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。

1 2 3 4 5 6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2赞赏 分享